傅萍主任中医师涉足杏林三十余载, 其诊治妇科诸疾, 秉何氏女科精义, 衷中西合参, 揉合临证实践, 常能收到良效。
随着不孕症的增多和助孕技术不断发展, 要求采用试管婴儿术患者日益增多, 但试管婴儿不但费用较高, 而且生育率低, 妊娠率大多在20%~40%之间, 且有许多人处于生化妊娠或虽能妊娠, 但流产率较高。傅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, 采用试管婴儿术的孕前调理和孕后保胎的治疗, 提高了试管婴儿术的妊娠率和保胎的成功率。
傅师对《黄帝内经》至为推崇, 认为其专论妇科部分为中医妇科理论之源, 故每于临证辨治援引其相关内容, 以为理论依据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曰:女子“二七而天癸至, 任脉通, 太冲脉盛, 月事以时下”, 故傅师认为肾气—天癸—冲任对月事至、调、衰、竭有统领作用, 临床调经种子从肾入手, 肾精强, 肾气旺, 则经水自调, 育麟有望。傅师认为, 肾主生殖, 不孕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, 并与天癸、冲任、子宫的功能失调, 或脏腑的气血不和, 影响胞脉胞络功能有关。遵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之旨, 傅师诊治试管婴儿术患者从孕前调经着手, 审因论治。在用药治疗中, 傅师主张中西合参, 古为今用, 西为中用, 把传统中医的辨证与现代医学的辨病有机地结合。注重对古方的运用, 尤其善用《傅青主女科》之养精种玉汤。
养精种玉汤出自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傅山所著《傅青主女科》种子篇, 原用于治疗妇人身瘦不孕之血虚证。方中熟地、当归补肾壮水, 养血填精, 山萸肉温而不燥, 补而不峻, 阴中阳药, 能固阴补精, 白芍味酸, 入肝脾二经, 养血敛阴, 补而不腻, 全方共奏益肾养血、补肝填精之功, 为毓麟种子打下良好基础;孕后亦能培植根基, 固护胎元。
傅师认为, 对于采用试管婴儿术的患者, 女方的临床治疗一般需分两步走。
首先在受孕之前应重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, 进行肾气的调养, 即所谓未孕先治, 固肾为本, 使其根蒂牢固;既孕之后再根据孕妇的体质强弱, 禀赋之厚薄加以调治, 如此方能保胎无忧。接受试管婴儿术的夫妇, 大多因为女方输卵管炎症、阻塞, 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排卵障碍或免疫因素等, 存在自身冲任失调、胎儿先天禀赋不足等问题, 例如输卵管积水、梗阻, 由于盆腔炎症或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子宫的内环境不佳, 使受精卵不易着床或即使着床、妊娠, 也容易宫内出血影响胚胎发育而导致流产。另一方面, 有些人由于本身雌孕激素失调, 使孕后激素不能维持胚胎发育所必需而导致胚胎停止发育, 故孕前的调理和孕后的保胎尤为重要。在孕前以补肾填精、调冲任为主;孕后益肾安胎的基础上, 明辨挟热、挟瘀、挟湿、挟寒等酌情用药, 方可收较好疗效。今举二案如次:
吴某, 女, 32岁, 已婚。2006年2月初诊。诉流产后未孕, 平时月经后期居多, 周期为30+~50天, 5~6天净, 偶有痛经, 8年前人工流产1次, 2003年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1次。曾2004年11月7日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显示:双侧输卵管峡部阻塞。丈夫曾查精液常规:弱精症。已行3次试管婴儿术均未成功, 准备3个月后再次行试管婴儿术, 要求孕前调理。患者形瘦, 自诉时有腰酸及小腹隐痛, 劳累后加重, 平素带多, 时有赤带, 经前乳胀明显。舌淡红、苔薄, 脉细弦。妇检:外阴—, 阴道—, 宫颈轻度糜烂, 宫体后位, 正常大小, 双附件增厚, 压痛±。B超示:子宫前位, 大小54mm×41mm×39mm, 左卵巢29mm×31mm, 右卵巢37mm×32mm, 子宫直肠窝积液10mm。中医诊断:不孕症;西医诊断:输卵管梗阻性不孕。辨证:肾虚肝郁, 胞脉不通, 两精不能相汇之不孕症。拟益肾养血, 疏理调冲。药用:熟地、仙灵脾、巴戟天、路路通、皂角刺各12g, 当归、白芍、败酱草各15g, 山萸肉、玉竹各10g, 穿山甲9g, 蒲公英、紫石英各24g, 紫河车 (吞) 3g。7剂。嘱患者自测基础体温 (BBT) 3个月, 服药后, 患者诉腰酸好转, 少腹隐痛时作, 舌淡红、苔薄, 脉细弦。原方加减, 经期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调理用药3月。2006年5月9日行试管婴儿移植术, 移植入胚胎2枚, 继续以养精种玉汤加用紫河车、玉竹、枸杞子、白术、桑寄生、菟丝子、川断等, 移植后14天查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(HCG) 312IU/L, 来我院中西医结合保胎治疗, 移植后35天查B超示:宫内双孕囊, 可见胚芽9mm及7mm, 原始心管搏动可见。保胎至孕3月, 腹部可及胎心后停药, 现已足月娩两个健康男婴。
按:傅师认为, 此患者形瘦, 素体肾阴亏虚, 加之流产及宫外孕史, 肾气更虚, 肾元亏损以行经期活血调经, 经后期补肾养血, 促阴精聚长, 经间期以补肾活血为主, 养精种玉汤药用熟地、当归、白芍、山萸肉, 补养肝肾, 调冲任, 为两精相和蕴育真机为主, 为怀孕打下扎实基础, 如此未孕先治, 孕后方可根蒂牢固。
徐某某, 女, 35岁, 已婚。因输卵管梗阻曾行5次试管婴儿移植术均未成功, 其中曾有1次试管婴儿术后孕50多天难免流产史。今行试管婴儿移植术后35天 (停经50天) , 漏红1周, 量多2天, 以“先兆流产, 试管婴儿术后”于2007年2月2日急诊收治住院。入院时阴道流血量多2天如经行, 色时鲜红时黯红, 伴血块, 腰酸, 呕恶心泛, 大便略干, 舌红、苔薄白, 脉弦滑。入院查血HCG>5000IU/L, 雌二醇235ng/ml, 孕酮47ng/ml。B超检查见宫内早孕单活胎, 胚芽5mm, 宫腔积血暗区, 月牙形占孕囊周围1/2。中医诊断:胎动不安。辨证:阴虚火旺, 肾虚挟瘀。拟清热凉血, 补肾化瘀。药用:熟地、阿胶珠各12g, 当归炭、山萸肉、玉竹、黄芩、生地炭各10g, 艾叶5g, 苎麻根、旱莲草各30g, 白芍、杜仲、桑寄生各15g, 菟丝子20g, 仙鹤草、藕节24g, 三七粉 (吞) 、白及粉 (吞) 各3g。5剂。配合黄体酮、补佳乐、达芙通及头孢呋辛针、止血芳酸等抗炎预防宫内感染治疗。服药后1天漏红明显减少, 腰酸减轻, 1周后阴道流血净。每周复查1次雌孕激素水平, 均稳步上升, 再宗前方加减治疗, 3周后腹部查体可扪及宫底, 胎心可及, 孕84天B超检查早孕活胎, 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, 宫内暗区消失, 胎盘及羊水无殊出院。目前已经分娩一健康女婴。
按:傅师认为, 患者原有多次试管婴儿术未成功及难免流产史, 肾气已虚, 原有输卵管梗阻, 瘀留体内。今孕后冲任不固, 胞脉失养, 胎失所系故胎动不安, 阴道漏红, 宫内积血。傅师以养精种玉汤为主, 补肾填精, 加苎麻根、旱莲草、菟丝子、仙鹤草、三七粉等凉血化瘀, 共奏补肾养阴、祛瘀安胎之功。